Please enable javascript

生命.愛心.卓越.創新
LIFE .LOVE.EXCELLENCE.CREATIVITY

Home / 衛教園地 / Detail

腰圍大一吋,疾病恐纏身-認識代謝症候群11 May, 2011

Presenter:歐玲君

腰圍大一吋,疾病恐纏身-認識代謝症候群

夏天到,熱褲短裙紛紛出籠,許多人不禁煩惱「水桶腰」、「蝴蝶袖」重見天日的窘境。2008 年全國調查顯示,我國成人過重或肥胖比率達 44.1%,其中男性為 50.8%,女性為 36.9%,學齡兒童每 4 人就有一個體重過重或肥胖。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家庭醫學科歐玲君醫師指出,腰圍粗的腹部型肥胖,顯示腹腔內包覆內臟的脂肪量多,但通常累積的是「壞脂肪」,將導致代謝症候群、心血管疾病等。歐醫師解釋,腰圍過粗(男性 90 公分,女性 80 公分)、血壓、血糖偏高、三酸甘油酯過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過低,以上 5種台灣專用危險因子指標,只要符合 3項以上,即屬「新陳代謝症候群」,健康已亮起紅燈,即使只符合其中一項,也是黃燈閃爍的警訊。
5月 11日上午 8:30-11:30,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舉行「新陳代謝症候群」衛教闖關活動,醫護團隊透過量測民眾身高、體重、腰臀圍及血壓、血糖值,分享身體健康的撇步。家庭醫學科歐玲君醫師引用國外研究表示,腹部脂肪多的人,其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高出腰細者 1.27 倍。另一項研究則指出,中年身材肥胖者,老年失智症罹患率較高。歐醫師指出,衡量體重是否過重常以「BMI指標★」判斷,卻會產生「身高體重一致者,BMI 都一樣」的結果,因此應再以腰圍推估腹部脂肪,才能有效保持健康體態。
歐玲君醫師強調,「代謝症候群」多由肥胖引起,它是腦血管疾病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腎病變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危險因子「同心協力」破壞身體健康的現象,其中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腎臟病更名列 98 年十大死因之中。只要有決心控制體重,代謝症候群也會隨之改善。藉由「新陳代謝症候群」衛教闖關活動,歐醫師提醒民眾,若嫌量腰圍麻煩,也可看褲子腰圍尺寸,男性腰圍不超過 36 吋(90公分),女性不超過 31 吋(80 公分),就符合衛生署訂定的正常範圍。
家醫科歐玲君醫師說,肥胖不是病,卻是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子,雲林縣 98年十大死因之首的惡性腫瘤,經研究發現與肥胖有關。若以 2009 年全民健康照護總支出 7885億計算,肥胖相關醫療支出已達 228億。歐玲君醫師建議民眾,健康飲食及增加體能活動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門,原則為:
飲食定時定量,早餐不能少,食物種類謹記「三少一多」:少鹽、少糖、少油、多纖維。
規律運動:「每天 1 萬步,健康不退步」。
成大斗六分院 5月 11日活動中,歐玲君醫師表示,當日至 10月 31日將陸續推出健康減重系列活動,歡迎民眾相招參加。11 日上午 8:30-11:30 舉辦量測血糖、身高、體重、血壓及腰臀圍闖關遊戲,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解說聰明吃、健康動原則。凡年滿 6歲至未滿 65歲的民眾,皆可現場報名體重控制活動,或洽減重報名專線(05)5332121-5128。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家庭醫學科減重門診、新陳代謝科門診,皆可諮詢減重相關問題。
(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,如有不適或疾病,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,以免貽誤病情,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。)

Download: 20110511 腰圍大一吋,疾病恐纏身-認識代謝症候群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