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功能分數您幾分?23 Apr, 2012
Presenter:趙若雁
腎功能分數您幾分?
坊間誤信偏方傷身又添一例!一名六十六歲有高血壓、糖尿病和痛風病史的李老先生,多年來都有固定回診追蹤與服藥,因此病情控制良好。不料近期卻誤信一帖保肝顧腎服用後可以治百病的偏方,李老先生便自行停用醫師開立的藥,開始服用偏方,不出幾個月,李老先生出現腳腫、身體不適的情形,便前往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就診,經腎臟科趙若雁醫師診療,發現腎臟功能受損、尿液出現血尿與蛋白尿的情形。
成大斗六分院腎臟科趙若雁表示根據統計,台灣人口中有腎臟病的比例高達 11%,其中較初期的腎臟病約占四成,較後期的約占六成。民眾想知道腎臟功能好壞,最初步的方法是抽血看腎功能指數,也就是所謂的肌酸酐,另外,再加上尿液檢查,檢查是否有蛋白質流失。若初步檢查腎功能指數異常時,建議進行腎功能分數檢查,利用公式,帶入了年齡、肌酸酐值、性別等個別條件,去預估腎絲球過濾率,腎絲球過濾率的高低影響腎臟病的分期,分數愈低,表示殘餘的腎臟功能愈不好,肌酸酐指數也就愈高。
趙若雁醫師說明慢性腎臟病分成五個階段,第一期是腎臟已損傷,但腎絲球過濾率尚正常的病人;第二期則腎絲球過濾率開始降低;第三期指是腎絲球過濾率低於 60mL/min/1.73m2者;第四、第五期是腎絲球過濾率低於 30 甚或低於15mL/min/1.73m2者,越接近後期的民眾便愈可能進展至需要透析(洗腎)的情況。案例中的李先生,原本的肌酸酐值為 0.9mg/L,上升到 1.6mg/dL,雖然只超出正常值範圍一點點,但腎功能分數已經從 97mL/min/1.73m2降低到 46 mL/min/1.73m2,已經是屬於慢性腎臟病的第三期了。前三期腎臟病,幾乎無任何症狀;愈後期者,腎功能愈不佳,出現水腫、心肺積水、喘等症狀,由其是當腎臟的造血功能不佳,會造成貧血、虛弱無力;若同時尿毒素無法代謝排除,可能噁心感、食慾不振、全身癢;嚴重則會出現電解質代謝異常,導致心律不整危及生命安全。
趙醫師談及民眾平時若控制血壓、血糖、尿酸,減少痛風發作,便可保護腎臟。尤其是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尿酸者需特別嚴加注意飲食。某些降血壓用藥,其實有保護腎臟、延緩腎功能惡化的作用,但是使用藥物前需與醫師討論並定期追蹤。治療腎臟病不二法門是要配合醫師、營養師、衛教師的治療,較後期的腎臟病病患,需攝取低蛋白、低磷鉀食物並有足夠的營養,同時補充適當的水分,才可延緩腎功能惡化、減少尿毒症狀,並延後開始透析(洗腎)的時間。
最後趙醫師指出,有許多民眾像李老先生一樣誤信偏方而導致腎臟病,因此,呼籲過度誇大功能的不實藥品、來路不明的草藥、常見的強力止痛藥不可隨意服用。同時許多國內外的研究已顯示,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成分,可能會造成慢性腎衰竭,也易罹患泌尿系統的癌症。同時民眾若發現有腳水腫或小便有泡泡且持久不消,可能要擔心是腎功能異常或是有蛋白尿等腎臟疾病,呼籲至合格的專業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追蹤。
(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,如有不適或疾病,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,以免貽誤病情,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