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痛式檢查逆流性食道炎08 Apr, 2011
Presenter:陳炳誠
無痛式檢查逆流性食道炎
41歲的張先生常需與客戶應酬搏感情,自然少不了菸酒相伴。長期暴飲暴食又多吃少動,造就肥胖的體型。他習慣睡前吃宵夜,醒來還得泡茶或咖啡提神。最近他常覺得心口灼熱,有噁心嘔吐感,咽喉不時湧起酸味,尤其飯後或飲用茶、咖啡後更是難受,特別是睡覺時胸口疼痛的症狀,嚴重的影響睡眠品質。張先生前往醫院就診,初步排除心臟的問題,經由胃腸肝膽專科醫師以無痛內視鏡檢查,發現胃與食道交界處有發炎、黏膜糜爛、潰瘍等情況,確定患有「逆流性食道炎」。
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炳諴醫師表示,當胃或小腸內容物逆流到食道,經長時間刺激,造成食道黏膜受損及發炎,即稱為「逆流性食道炎」。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潰瘍、纖維化、腸黏膜細胞變異及癌化等病變。胃腸肝膽科鄭興醫師說,引起逆流性食道炎的原因很多,如食道蠕動異常、胃酸分泌過多、食道括約肌功能異常、裂孔赫尼亞(hiatal hernia 裂孔疝氣)或長期服用阿斯匹靈、鈣離子阻斷劑等藥物。鄭興醫師說明,臨床上逆流性食道炎常見症狀有心口灼熱(俗稱火燒心)、噁心嘔吐、酸氣逆流、打嗝及腹悶等。另外有些不典型表現,如咽部灼燒感、聲音嘶啞、咳嗽等症狀也有人發生。
陳炳諴主任指出,在德國、日本和台灣的醫療院所,只要患者可忍受,胃鏡大腸鏡檢查多以不接受麻醉藥物方式完成,以獲得最準確的結果。個案張先生接受的自費性「無痛式腸胃內視鏡檢查」,在講究人道的美國、法國等國風行已久,透過快速且短暫的麻醉劑,讓受檢者在睡著情況下完成檢查,因此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痛苦不適,操作醫師可更完整、從容的檢查。檢查後患者很快就能恢復意識,幾乎沒有任何後遺症,適合無法忍受長時間張嘴及喉頭嘔吐反應的人。陳炳諴說,胃鏡大腸鏡等內視鏡檢查畢竟具有侵入性,許多民眾明知其重要性,卻因「怕痛」而視為畏途,反而延誤治療時機。
陳醫師強調,「如果胃鏡大腸鏡都能在無痛的狀況下完成,您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?」他補充道,由於每個人對麻醉藥的反應不同,為安全起見,進行這項「無痛式腸胃內視鏡檢查」,所有檢查前之評估及檢查中的生命現象監控,需有麻醉專科醫護人員及監視器全程監控患者血壓、心跳與呼吸等數據之穩定,危險性相當低。他表示,除了高齡、心肺功能不佳或有重大疾病外,絕大多數人都可進行此種檢查。
陳炳諴醫師指出,目前已有療效極佳的藥物可治療逆流性食道炎,患者除了服用藥物,生活作息也必須「痛改前非」,戒除菸酒並推掉不必要應酬,飲食以清淡為主,適度運動以減輕體重,定時服用藥物,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陳醫師說明,肥胖、暴飲暴食及飯後立即平躺,都是逆流性食道炎的危險因子,但針對日常生活習慣調整,對其症狀將有所改善,以下提供民眾參考:
減重:減重可以幫助減少胃酸逆流。此外,減重另有其他的健康益處,包括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發生的機率。
調高床頭:多數人進食2到3小時後會有胃灼熱感,某些人睡眠中還會因心口灼熱而醒來。避免夜間胃灼熱,可將床頭抬高約15-20公分,使頭部和肩膀高於胃部,利用重力來防止胃酸回流。
避免誘導胃酸產生食品:某些食物會使食道的下括約肌鬆弛,促使胃酸倒流,例如過量咖啡因、巧克力、酒精、薄荷和高脂肪食物。
戒菸:唾液可中和胃酸,抽菸會減少唾液分泌,且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放鬆並引發咳嗽,使胃酸頻繁的逆流到食道。
避免睡前進食:吃飽後躺下會增加胃酸倒流的機會,建議睡前3小時用餐完畢。此外,飲食份量減少可預防胃漲,同時減少胃酸倒流。
不穿過緊的衣物:過緊的衣服會增加腹部壓力,迫使胃內食物被推入食道,增加胃酸逆流的機會。
嚼口香糖或使用口服錠劑:嚼口香糖或使用錠劑會增加唾液分泌,有助於食道中的胃酸進入胃中,而減少胃酸逆流。
(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,如有不適或疾病,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,以免貽誤病情,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。)